944小说
944小说 > 汉世祖 > 第71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71节

 

纷扰之中,平叛大军围叛军于邺都,相持不下,直至如今。

中秋

邺都的战况,于东京朝廷而言,分外揪心,自古围城相持,久战不下,对双方来讲,都不是好事。站在汉廷的角度,生怕出了什么意外,为城中邺兵所趁,导致败绩。

这种事又不是没有先例,当年后唐末帝李从珂坐困愁城,而一朝之间反败为胜,甚至直下洛阳,夺了皇位。当然,那是李从厚自己作死,幼儿持戈,为庸臣所惑,操之过急,而至败亡。两者之间,并没有可比性。

但是,朝廷诸公,显然是被慕容彦超那一败搞得有些神经紧张了。更重要的是,他们不想将这场仗打成一场持久战,国库实在消耗不起。并且,战事不利的消息传扬开,对大汉而言,当真是个压力不小的考验。

当然,在刘承祐看来,情况远没有朝堂诸公想象中的那么危险,他们是自己吓自己。通过前方战报与身在前线的郭荣的私信可知,邺城的局面基本牢牢掌控在汉军手,虽进攻乏力,但杜重威也别想翻腾出什么水花来。高行周老成持重,用他为帅,是用对了。

但是慕容彦超……

提起慕容彦超,朝堂之上,最感尴尬的,估计只有皇帝刘知远自己了。对这个弟弟,他真的有点怒其不争,完全没有领会到自己安排他副职高行周的意图。

在阵前,上蹿下跳,搅扰军心不算,前不久还递密报来京,弹劾高行周拥兵自重,请朝廷早作准备。刘知远要是真昏庸点,受其蛊惑,这江山恐怕还真撑个半载就走下坡路了。

然而,对于慕容彦超,还是置之不闻,只是使人告诫之,同时降诏勉励抚慰高行周。皇帝的颜面,有的时候,还真是挺没道理的。

事实上,邺都那边的问题,归根结底,还是将帅的问题,朝廷安排的问题。但是经那么一折腾,城下汉兵的锐气也消耗得差不多了,到眼下这个地步,哪怕换帅,都解决不了问题。

所幸,哪怕邺都战事不利,没有什么进展,朝廷的支持仍旧没有减少,自东京,大量的军需物资,仍旧通过运河向北边输送而去。同时,刘知远没有隔着几百里,对前线进行微操,催促攻城作战什么的。

前方战事再焦灼,后方的生活还得过,再苟且,中秋佳节不能含糊。凭栏远眺,吹够了冷风,擦着泛红的鼻子,刘承祐回府。

此时的周王府中,正处忙碌之中,仆人们张罗门庭,结饰台榭,有刘承祐的叮嘱,并未铺张,不过毕竟是过节,再缩减,王府的排场总归是要有些的。府中的洋洋喜气,倒冲淡了些许刘承祐脸上的严肃。

“殿下,您回来了。”耿氏一身淡彩的衣裳,亲自将刘承祐迎入堂中。

作为刘承祐到如今为止唯一的姬妾,以女主人的姿态,在府中张罗着。

“这些事情,让李婆与府中管事去做,哪用你亲劳?”刘承祐说了句。

“不妨事。”耿氏展颜一笑,美眸中秋波,几乎要将刘承祐融化。

探手,轻轻地在她肚皮上摸了一下,刘承祐牵着其手,与其入得花厅。

大概前番韬光养晦,造人运动,耕耘不辍,不久前,耿氏被发现有了身孕。这个是件大事,对刘承祐,对皇宫里的帝后,都有特殊的意义。耿氏肚里的孩子,不论男女,可都是刘知远与李氏的第一个内孙。

孩子,又是刘承祐的一个加分项。

大哥刘承祐比刘承祐大了不少,二十五六岁了,膝下竟无一丁半女。很早便娶了妻,姬妾也有几人,可是无有孕者,实在不得不让人怀疑,他的身体出毛病了。

而耿氏有孕,前番更是引发了这个问题。然后,嗣君之议再度爆发,不过这一回,有聪明人想了个“两全其美”的好办法,由刘知远定下盟制,帝位传承,兄终弟及。

听起来,倒是个不错主意,既完美化解了仍旧延续着的储位的争端,维护了国家的稳定,同时兄终弟及,还能避免出现主少国疑、江山不稳的情况,简直一举多得啊……

然而,稍微想深一点,就知道有多不靠谱了。刘知远传刘承训,刘承训传刘承祐,刘承祐传刘承勋?刘承勋又传谁?

根本经不起推敲,正常情况下,兄终弟及,绝对是取祸之道。湖南的马楚就是这么做的,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,然后搞出了个“五马争槽”的典故。六月马希范才死,如今马希广与马希萼两兄弟已经兵戎相见了。

进言将此条写入祖制的大臣,不是愚蠢,便是别有用心,该杀。

厅堂上,也张挂着彩头,布置着秋花,分外雅致。坐下,耿氏自婢女手中接过一盘糕点,自盂中净手,拿起一块,喂到刘承祐嘴边:“二郎,这是新制的桂花糕,你尝尝。”

刘承祐瞟了眼,方方正正,亮黄亮黄的,卖相很不错,散发着酥香,不大,一口可含。

“怎么样?”

“不错。”

刘承祐的反应虽不够积极,但得到了认可,耿氏也是笑靥展开,柳眉轻弯。

“准备准备,今夜随我进宫赴宴。”歇了片刻,喝了口水,刘承祐对耿氏说道。

“是!”玉面之上,喜色洋溢。

望见在庭中支使着王府仆人的李崇矩,刘承祐想到了什么,将之唤来问话:“东西都已送到各府了吗?”

“按照您的吩咐,十二的时候,已然送至。”李崇矩躬身答道。

中秋佳节,这人情往来,是免不了的。此前,刘承祐命人置办了几十个礼盒,分别送往与刘承祐关系亲近的朝臣府上,当然,最重要的是他那些旧部。礼物也不是什么贵重物品,就是些时令瓜果、物产,心意送到,也不虞别人说什么闲话。

傍晚时分,拾掇一番,刘承祐便携耿氏,进宫赴宴。宫内,也是张灯结彩,不过仅针对于仁明殿。以国事艰难,在李氏的建议,并未有大操大办,只是叫上刘承训这几兄弟,进行一场家宴。对文武大臣,则下诏勉励了一番,并自宫中分赏了一些秋食。

讲道理,刘知远这皇帝做得,很平庸,或许于民尚未有恩德,但自身倒是挺自律,基本没有奢靡铺张的举动。治政方面,也算勤勉,然而,这大汉江山在他手中,仍旧如泥足巨人,迈步艰难。

说到底,还是用人的问题,并且,在简政厉行,革除弊病上,刘知远并不积极。

而朝堂上,“河东系”的那些将相,争斗不断也就罢了。在这中秋,皇帝一家子都清简庆节,外边的大臣们,有不少却是“喜迎佳节”,呼朋引伴,在府中饮酒玩月,好不热闹。尤以苏逢吉、史宏肇为甚。

就是一场家宴,刘知远夫妇,刘承训三个亲弟兄,再加独女永宁公主及其夫宋延渥,还要算上刘承赟这个养子,总共就十个人。

耿氏穿着一身命妇装,自怀孕后,他被刘知远封为晋国夫人。画着淡妆,有些局促,与刘承祐大嫂、姐姐一道被李氏唤过去叙话拉家常。母以子贵,对耿氏,李氏显然十分关心,私语间叮嘱不断。

至于刘承训这几兄弟,则聚在一块儿,喝酒畅聊。刘承训身体似乎恢复得差不多了,至少从外表看不出来,只是时不时地要咳嗽两声。

直到刘知远至,近来心情显然不好,不过也强露出个笑容,话不多,只是说了句:“国事不宁,一切从简,莫嫌清苦。”

“不敢。”

“我们这一家人,有许久没有这么聚在一起了。”李氏叹了口气。

一家人在一起,也没有刻意地去讲什么宫廷规矩,没有那么多束缚,就如普通百姓,闲谈间便感受着亲人间的温馨气氛。

两名宫人,合端来一块饼,饼如圆月,曰“小饼”,实际上就是月饼。小饼不小,李氏亲自操刀,一家人分而食之,味道没有太特殊,吃的是节韵与气氛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