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7节
“恢复了就好!”刘皇帝嘴角咧开,对他直接表明态度道:“朝廷正是用人之际,也正需将军这样的忠勇干才效力之时!”
刘皇帝这几乎是明示了,对此,田仁朗表现也比较机敏,当即起身肃容郑重拜道:“若陛下不以臣鄙,愿效犬马之劳,略尽绵薄之力!”
“哈哈!”见其上道,刘皇帝不禁一乐,干脆地说道:“大军撤后,北疆犹需整肃守备,朕与臣僚商讨过,决定以田卿为山阳都将,总理山阳军务以及塞北戍防!”
骤闻此言,田仁朗难掩其诧异,他知道自己会被提拔,却没想到竟是一步到位了,这何止是连升三级啊。又是山阳都司,又是总领塞北戍防,这可比内地道州的地方都司权势要重得多。
惊喜的色彩难以掩饰,但田仁朗还是努力按捺住激动的心情,谨慎地说道:“陛下重恩提拔,末将感激涕零,然末将资历浅薄,一朝擢拔高位,恐德才难配其位,难以服众!”
“有此谦怀谨慎,那就更证明,朕的用人选择不错!”见其状,刘皇帝淡定地摆摆手,直接说道:“你不必有什么顾虑,论资历,二十余年戎马生涯,难道还浅薄吗?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大将,利落些,拿出率众出击,斩将夺旗的豪情来!”
顿了下,刘皇帝盯着田仁朗道:“不过,你若真觉得自己难堪其任,朕有不勉强!”
皇帝都这么说了,田仁朗又岂会继续磨叽,嘴上的谦辞,只不过是走个套路罢了。因此,脸上所有的迟疑消散一空,田仁朗单膝跪下,拱手应道:“末将必悉心竭力,不负陛下期望!”
“这就对了!”刘皇帝乐呵呵的,起身,走到堂间挂着的山阳、漠南舆图,手在阴山以南勾划了一大片区域,说道:“你就任之后,除了安排戍防,弹压动乱,协助山阳道府维护治安之外,还有一事,就是将阴山以南的广大地区给朕彻底肃清,所有大小部族,顺昌逆亡!
乾祐北伐遗留下的问题,此番当坚决、彻底地解决,朕要让漠南地区,成为大汉真正独有的跑马场。朕要让,阴山之南,尽为汉土,不再是一句空话。
另外,此番各军骑兵损失众多,各类马匹也消耗巨大,朝廷之后将于漠南设立牧监,并训练骑兵,此事也当配合。”
稍微考虑了下,又指着白水泺所在的地方,道:“朕决定,在白水泺筑城,以固统治,此事也由你操持!”
“是!”皇帝面授机宜,田仁朗一脸认真,默默牢记,嘴上很干脆地回道。
“觉得任务重吗?有困难吗?”刘皇帝看着田仁朗。
“末将必当尽力而为,保证完成任务!”田仁朗应道,不过琢磨了下,还是请求说:“陛下,若要实现谕令,还需朝廷物资、人力支持啊!”
见田仁朗正色直言“保证完成任务”,给刘皇帝一种莫名的亲切与熟悉之感,听其请求,就显得更大气,拍了拍他肩膀,道:“你放心,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,该有的支持,一点都不会短你!要使山阳安定下来,也需文武同心,军政合力,这是相辅相成的事情!”
“谨记陛下嘱托!”田仁朗表示道。
点了点头,刘皇帝这才敲响石熙载,也不客套,直接说道:“凝绩,朕也不多赘言了,把你从河东召来,是有意让你暂时主持山阳大局!
此番山阳之战,虽然赢得利落痛快,但辽军肆掠,造成破坏,甚是严重,自官及民,无不损失惨重,比之当初,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山阳破败,亟待重建,这主政人选,尤为重要,朕思虑良久,尚未决议,还需再做考量。不过山阳的重建工作,各项安抚事宜,却不能耽误了,因此,在议定人选之前,就由你先兼任山阳布政使,主持政务!”
对此,石熙载也难免讶异,略作沉吟,应道:“陛下有所差遣,臣自无疑议,唯恪尽职守!不过,若让臣身兼两重职,似乎有所不妥,恐惹非议,且此番北伐,河东全力调用官民,供馈大军,上下事务同样繁重,臣恐能力不足,精力有限,难以兼顾两道。”
听石熙载这么说,刘皇帝眉头轻蹙,在他眼中,觉得这个安排没什么问题,能急山阳之务者,石熙载是最合适的。至于让他身兼两道,刘皇帝更不会猜忌他权力过重什么的。
不过,石熙载既然主动提出来了,刘皇帝也不得不多做些思量。毕竟,河东本是大道,新的山阳道辖地更广,事务更为纷杂,真全让他主理操持,哪怕只是主持大局,对其负担也过重了。
“你说得也有道理!”沉吟几许,刘皇帝抬眼对石熙载道:“这样,这个冬季,你就暂时待在云中治理政务,过了此冬,朕自会遣人接任,你再回河东!至于河东的政务,自由布政使司操持,也正可以此,检验一番河东官吏的成色!”
“是!”见刘皇帝如此考虑,石熙载也不再拒绝。
虽然不再是近臣,但对于刘皇帝的脾性可记忆有深,也知道什么事情、什么情况不容拒绝。而离开刘皇帝在河东为官的这两年,他对刘皇帝的敬畏感,非但没有减轻,反而加重了,大概也是距离带来的变化。
“北伐算是有个终结了!朕明日,即将起驾还京,这山阳的军政事务,就全部拜托给二卿了!”交待完事务,刘皇帝重重地叹息一声,看着石熙载与田仁朗,郑重地道。
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!”石熙载拱手,认真道。
“哈哈,我方大胜,胡人北遁,不必如此悲壮!”刘皇帝大笑两声,而后慨然道:“有朝一日,朕再巡山阳,希望能见到一番新气象吧!”
事泄了
虽然天寒地冻,但幽州行宫内,绝不缺暖室生香。厅中摆放着一座香炉,炉中火气蒸腾,袅袅生烟,添完香料的小宦官小心翼翼地退下,留下一名保持着谦恭姿态的内侍。
座位上待着的,乃是皇城使张德钧,汉宫两大太监首领之一,站在宦官这个职业的权势巅峰。对于下边的内侍们而言,这是能直接影响他们富贵、前途乃至生死的大人物,而张德钧因为掌控着皇城司这个密谍机构,则更令人敬畏。
恭立于下的宦官名叫陈延寿,原本是南粤国的权宦之一,早年因使汉而与朝廷联系上,被张德钧收买,成为大汉在南粤国的间谍。
在汉师平南之前,提供了大量南粤内部的消息情报,使南粤很长时间内对大汉都处于透明的状态。乾祐十五年,王师南下,潘美领军攻略岭南,陈延寿也是暗中运作,积极配合,甚至在汉军兵进番禺之时,也有不小的贡献。
后南粤投降,陈延寿也同南粤主刘鋹一道被送入东京,当然,他是作为大汉的功臣北上的。而对于功臣,刘皇帝自然不会亏待,哪怕这只是个宦官,是南粤的奸贼。
最初是将之留在汉宫之内担任掖庭监,后来被张德钧要过去,做皇城司的副使。大概是在南粤时的经历,让陈延寿在消息刺探收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在皇城司也算如鱼得水,干得不错,成功吸引了一大批朝臣的仇恨。
“消息是谁走漏的?”此时,张德钧一脸的阴云,眼神阴刻地看着陈延寿,问道。
“昨日,贤妃问安皇后娘娘后,娘娘便召曹枢密逼问。”陈延寿回道。
“那贤妃娘娘又是从何处得知消息的?”张德钧追问道,眉头紧紧地锁起。
“代国公曾去探望贤妃娘娘!”陈延寿道。
听他这么说,张德钧略显可惜地叹了句,也不再追问折德扆怎么知道漠北远征军噩耗的了,消息封锁,总归是有时效性的,而况在消息传递的过程中,难免泄露。
而在宫廷内部,人大多是敏感的,皇亲国戚们的能量同样是巨大的,想要彻底瞒过皇后,也很困难,事实上,能瞒这么久,已经不容易了。
张德钧呢,也打消了籍此有所针对打击的念头,若是一般人也就罢了,代国公折德扆可是国丈,贤妃的亲爹。漠北汉军的情况,也关乎两位皇子的安危,连皇后都有所逾越,直接向曹彬逼问军事情况。
可想而知,此事又向皇帝的家务事变化,这就不是他们这些奴仆能够贸然插手的,因此,虽然搞清楚了消息泄露的缘由,张德钧一点兴奋的情绪都没有。
“司使,这种事情,也只能瞒一时,折家在北疆影响巨大,能够得到一些消息,并不意外。代国公初至幽州,四皇子又是其外孙,在贤妃面前说漏嘴,也是意料之外,难以控制的事情!”陈延寿说道:“只是,官家此前,降下严令,此番事泄,只怕龙颜大怒啊!”
≈lt;div style=≈ot;text-align:center;≈ot;≈gt;
≈lt;script≈gt;read_xia();≈lt;/script≈g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