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日一早,几辆马车从知州衙门里出来。
早已等着的士绅,都凑了上来,后头是乌怏怏的和州百姓。
霍五、邓健等人亲自出来送老知州,见此颇为意外。
牛清带了紧张,连忙带人,将几位首领护在中间。
霍宝站在老爹身边,很好奇了。
因为他看见了一物。
万民伞。
这是官场礼节,表示地方百姓不舍父母官的。
好像还有什么脱靴礼。
如今和州已经不是朝廷的天下,地方士绅父老还能这般相送老知州,可谓人心如镜。
看着披盔戴甲的兵卒,士绅百姓略迟疑,却是依旧走了过来。
他们不敢直接奉承滁州军,却不碍他们来送老知州。
老知州主政和州十年,政通人和,大家都念他的好。
和州富庶,多赖老知州德政。
就算老知州不是正常致仕,可这番都是为了保全和州生民,大家不舍老知州的心是一样的。
连夜准备的万民伞,由城中几位耄耋之年的耆老,亲自送到老知州面前。
为首那耆老年将百岁,堪为人瑞,颤颤悠悠走向老知州。
老知州连忙扶了老人家:“怎么连您老都惊动了?”
“那年老父母来,老朽八十八,来接是小老儿之幸……如今老父母走,小老儿九十八,还能相送,亦是老朽之幸……”
耆老扶了老知州的胳膊道:“大人是积德之人,以后定会惠及子孙……祝老父母此去,山高水长,平平安安……”
士绅百姓不知何时都跪下,齐声道:“祝老父母此去,山高水长,平平安安……”
老知州,潸然泪下。
和州之和
阖城士绅百姓从州衙,送到城门口。
从城门口,又送出去十里到长江渡口。
目送老知州上船,船只渐行渐远,直至不见。
士绅百姓,才扶老携幼回城。
然后发现,城门不关了。
大家惊讶一下,就撇开不去想了。
嗯,不关才对,这才是和州。
和气的和,日子恢复太平了。
……
渡船上,老知州回到船舱,看着眼前五彩斑斓“万民伞”,心潮激荡。
与那种整齐规整,都是绸带做的漂亮的“万民伞”不同。
这个万民伞上边密密麻麻、重叠无数层的带子,五花八门。
有簇新绸缎,有更精致的缂丝,更多的是布条,一指粗细、两尺多长,甚至还有些布条已经褪色,是两、三段短布条接起来的,夹杂在其中,并不显得突兀,反而十分和谐。
几位耆老说了,这是和州士绅子弟,连夜走访城中各家各户,说了老知州要归乡,大家准备万民伞之事,无一户拒绝,都是出了布带。
老知州摸着这布带接头,跟旁边长子唏嘘道:“为父游宦三十年,行迹四州,做了三地父母官,今日才见真正的万民伞是这等模样。”